省工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商标注册申请量75万件,商标注册量35.7万件;截至9月底,全省商标有效注册量237.6万件,上述三项指标同比分别增长51.9%、23.2%和23.2%,均居全国首位。
数据飞跃的背后是广东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品牌化建设不断发展。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商标品牌战略,推进商标品牌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2016年12月,广东省政府与工商总局签订了《关于广东建设商标品牌强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按照省委确定的2017年深化改革重点任务,本月省政府办公厅还印发了《广东省关于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为建成率先发展的商标品牌强省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全省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在工商总局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创新驱动发展、知识产权强国等战略,落实《工商总局关于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推进中国品牌建设的意见》,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实现广东商标品牌提质增量。12月19日,2017南方商标品牌高端论坛在广州举行。
前10月广东马德里商标国际
注册申请量接近去年全年总量
我省商标国际注册保护与运用再上新台阶,至2016年底,广东申请人马德里商标有效注册量跃居全国首位,2017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1—10月的申请量达733件,接近去年全年申请量,在全国位居前列。
在2017年“中国商标金奖颁奖大会”上,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荣获商标创新奖,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荣获商标运用奖,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荣获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特别奖,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黄埔海关荣获商标保护奖,获奖数量占全部奖项的24%,其中荣获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特别奖数量占该奖项获奖量的40%。
大疆、华为、格力、美的等品牌跻身世界知名品牌之列,如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在60多个国家的商标布局,累计申请量达4000多件,其中马德里商标申请近3000件,1000余件通过马德里注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国际注册进行商标海外布局共1万多件,其中通过马德里国际注册申请约5000件,起到良好的龙头示范效应,广东商标品牌发展已经逐步实现了从贴牌到创牌的转变。
助力广东企业在“走出去”中
“商标先行”
广东省工商局作为商标的行政管理部门,全力支持广东企业在“走出去”中“商标先行”,巩固广东外经贸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推动形成以自主品牌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新优势。
一是强化政策支撑,推动广东商标品牌国际化。为谋划“十三五”时期我省商标品牌事业,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广东省工商局先后开展了广东省“十三五”品牌发展战略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中广东境外商标品牌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广东自贸区对标TPP的商标制度创新研究等专题调研,研究广东商标品牌国际化建设的政策措施,指导珠三角各市出台相关资助扶持政策。《广东省关于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明确加强商标境外布局规划,对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欧盟、非洲知识产权组织、单一国家、台港澳等地区注册的商标给予资助。深圳市市场监管委和财委联合出台了《深圳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把马德里商标注册纳入知识产权专项资金资助范围,截至2016年,该市共资助国际注册7457件,资助额4785.9万元。
二是加强商标保护,帮助企业海外商标维权。落实粤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完善商标执法协作机制,深化三地商标执法协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商标品牌融合发展、加强三地商标保护提供保障。积极推进境外商标品牌维权援助机制建设,积极帮助企业海外维权,今年根据工商总局商标局境外商标抢注预警通知,迅速组织应对,实现汕头澄海100多家玩具企业成功维权,抢注120多家中国玩具企业字号及商标的行为人以无偿转让形式,将在智利被抢注商标权归还商标的中国最先使用人,目前,其它被抢注商标按照协议陆续进入归还程序。指导珠海横琴新区成立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联盟,推动区域国际品牌海外发展与保护。佛山市工商局还建立地方国际商标数据库,对马德里国际商标数据进行采集和建档,建成全国首个国际商标预警系统,提升海外维权水平。
三是优化商标服务,助力自主品牌走出去战略。深化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配合、保障工商总局商标审查协作广州中心、商标局驻广州办事处和国家商标品牌创新创业(广州)基地建设工作,加强在我省设立的商标注册、商标质权登记申请受理窗口建设,提高注册成功率,为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保护夯实国内法律基础。同时,大力引导企业通过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等途径,加强商标海外布局规划。积极组织广东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等,拓展商标品牌国际营销渠道。在2017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上,省工商局首次设立统一风格的广东商标品牌馆,组织深圳等11个地区41家企业等参展,全方位展示了广东省商标品牌战略实施成果。
四是加强业务指导,加快培育国际自主品牌。按照省领导批示,将商标品牌国际化作为外经贸转型升级的重点工作来抓,坚持广东品牌形象、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培育一体规划、统筹推进,从战略层面打造广东品牌整体形象。指导汕头澄海、潮州枫溪、东莞大朗等地开展区域国际品牌建设,推动地区生产总值逆势增长,其中东莞市促进加工贸易企业实现自主品牌、自主营销和高端制造提升的创新做法受到国务院办公厅肯定。全省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运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网上办事大厅等新媒体新手段,广泛宣传商标国际注册保护知识以及商标国际注册保护的意义和作用。组织开办省、市、县三级培训班,培训全省商标管理业务骨干800余人;分别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专利商标局、香港知识产权署、省商务厅开展5期商标境外注册培训,范围涉及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美国欧盟商标法律和商标品牌海外注册与维权等,激发企业在境外商标注册、创牌积极性。协助部分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建立合作机制,邀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高级专家把脉问诊。
加强商标国际注册与保护
加快广东商标品牌国际化步伐
自主商标品牌是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但是相对我省12万家外贸企业的规模,我省商标国际注册较少,国际知名的自主品牌较少,核心竞争力不强,海外商标保护与运用意识急需提高,商标品牌国际化水平亟待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省工商局将按照“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要求,把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推动商标品牌国际化放在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建设的重要位置,开创商标品牌国际化建设的新局面。
一是进一步落实广东建设商标品牌强省战略部省合作框架协议,认真执行《广东省关于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强化推动商标品牌国际化的激励机制。将境外商标激励资助、境外商标品牌维权援助等具体政策落到实处,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商标国际注册保护,创建自主国际品牌,鼓励优势企业打造全球知名品牌,使广东拥有更多世界品牌500强企业。
二是大力推进广东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试验区建设,更好地服务广东企业“走出去”。全力配合、保障工商总局审查协作广州中心建设和改革工作,积极争取工商总局支持,继续深化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提升商标国际注册便利化服务水平,为我省企业提供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受理业务等更多助力广东经济发展的服务,稳步提升我省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数量,形成服务广东、辐射华南和港澳地区的商标国际注册、保护运用工作体系。
三是推进国家商标品牌创新创业(广州)基地建设,形成国际品牌培育新高地。集聚商标品牌创新创业资源要素,建成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际品牌服务、孵化、提升、展示为一体,带动珠三角、辐射国内外的商标密集型产业、商标品牌服务业集聚区,为商标品牌国际化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加快建设广东商标维权援助服务体系平台,加强商标海外维权援助机制。加快建设广东商标维权援助服务体系平台,提供查询、检索、统计、分析和预警等综合功能,从商标国际注册、法律咨询、侵权预警等多个维度为企业提供服务和指导,提供“一带一路”国家商标注册、保护等多领域信息和援助,为广东省企业提供抢注、侵权和假冒等预警信息。进一步加强珠海横琴新区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建设,将其打造成“一带一路”和“中国—葡语系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新平台,护航广东商标品牌海外发展。
五是建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宣传培训机制,引导企业运用商标品牌参与国际竞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作用,为广东企业提供系统的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培训服务,鼓励和指导企业加强境外商标的注册工作。充分利用互联网等高科技媒体平台的优势,通过“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周等,积极宣传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工作,提供商标海外维权的咨询活动等。
案例
工商部门积极指导
企业应对玩具商标
在海外被抢注
2017年8月31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专门发出《关于协助通知玩具生产和出口企业注意智利商标抢注案件的函》,就我国120多个玩具企业的厂名及其商标被外籍商人以个人名义在智利工业产权局(INAPI)申请注册事件,发出中国商标在海外被抢注的预警通知。
广东省工商局立即通知广东玩具产业集群集中的汕头市工商局先行处理,并就有关情况通报全省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一是要求各地摸查辖区内玩具生产企业具体数量及其商标使用情况,及时通知辖区内玩具生产企业比对国家工商总局来函中的抢注信息列表,收集辖区内玩具企业海外商标被抢注信息(包括商标在海外被抢注、被侵权等情况),积极指导其积极主张权利;二是要求有条件和需求的地区,建立辖区内玩具企业商标管理及使用信息数据库,指导在国内未注册商标的玩具生产企业尽快注册商标,指导有志于参与国际竞争的玩具生产企业在相关国家注册商标,做好辖区内玩具行业商标维权援助服务;三是要求各地举一反三,对于辖区内其他行业、产业集群企业,加强国内外商标注册及使用方面的指导,做好相关行业、产业的商标维权援助服务工作。
汕头市工商局收到函件后立即组织产业集群所在地的澄海区工商局向区委、区政府报告有关情况,并迅速委托专业机构连夜对工商总局商标局通报的涉及被抢注企业清单(英文)进行翻译,及时掌握该区共有51家企业、67个商标被抢注的准确情况。9月1日清早,在被抢注的企业名单整理完成后,澄海区工商局立即派人到澄海玩具协会通报有关情况,共同研究应对措施,并配合玩具协会逐户通知该区被抢注企业,提醒指导相关企业积极通过法律和行政程序依法主张自身权利。同时,澄海区工商局商标管理人员主动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掌握被抢注商标的法律状态,被抢注商标在智利的申请、注册情况以及智利的商标法律制度,指导被抢注企业选择有效的维权应对途径。
9月1日下午,澄海区委、区政府专门召集工商等职能部门和澄海玩具协会代表研究维权对策,确定由澄海玩具协会牵头商标被抢注企业,抱团委托专业商标事务所通过法律和行政程序依法维护自身权利。经过地方党政、工商部门、玩具协会及有关商标代理机构近两个月的共同努力,澄海玩具企业商标被抢注的维权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果:2017年10月16日,中方代表与外方代表在智利国家公证员的见证下,以西班牙语和英语两种语言文本签署了和解协议。智利抢注行为人答应将其在智利抢注中国商标所获注册商标权,以无偿转让的形式归还商标的中国最先使用人。目前有关手续正在逐个办理中。
撰文:刘倩 粤工商 编辑统筹:李江萍
来源南方网-南方日报